首先我自己认为,太艰难谈不上,但是说轻松的有点夸张了。
那么为什么这么说?接下来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当时是什么情况,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举兵南下攻打孙权,当时孙权集团,以张昭为首的文官,认为曹操势大,不可与其对战,主张投降,而诸葛亮为了促成孙刘联盟共同对抗曹操,和孙权集团张昭为首的文官发生了一次唇枪舌战。
这件事难在了什么地方,首先张昭为首的文官,胆小怕事,而且刘备势力比较弱小,不容易让人信任。
但是这件事也有比较轻松地方,首先孙权在周瑜,鲁肃的劝说下是主战的,其次周瑜和鲁肃两位大能也没有参加,在一个张昭等人也不想投降,毕竟已经选择辅佐孙权,都希望孙权最后问鼎天下,在一个过去就真的好吗?不尽然吧!降将,还是主动投降的,应该是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前途,在一个多数这些人,都是江东本地的豪门世家,其实心里都不太愿意背井离乡。
看似容易,要想说动张昭等人,也绝非等闲之辈,就可以啊!!!!
商鞅舌战群儒意思?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反映了商鞅决定打破常规,实行变法改革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商鞅舌战群儒,取得秦孝公的信任和支持,开始变法。措施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奖励耕战,奖励军功,废除旧贵族特权;废分封,行郡县制。变法后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国后来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简单来说,就是商鞅通过论战,击败了顽固派,最终开始变法。
“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发生?舌战群儒的故事写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在赤壁大战的前夕,到柴桑游说孙权,试图说服其与刘备联军抗曹,在朝堂辩论的过程当中,诸葛亮同孙权麾下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德枢等文人儒士发生激烈口舌交锋。诸葛亮言辞犀利,“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
这一故事为文学作品中所描述,成为烘托诸葛亮个人智慧的重要片断。但这舌战群儒却并非真实的历史事实。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里记载: “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 ,当时曹操大军将至,刘备的确派诸葛亮到江东游说孙权,目的是两家结盟。 但到了江东柴桑之后,先见的并不是江东诸文臣,而是直接面见了孙权,说服也都是对孙权展开的,并不存在面对所谓的“群儒”。
《资治通鉴》中队诸葛亮和孙权的对白也有记载:
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而,犹守义不辱使;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短短数语间,孙权便同意了联刘抗曹的方阵,过程也没有多么曲折。后来再加上,孙权帐下的鲁肃和周瑜也主张抗曹,更是为孙刘的联合助了一把力。因此,硬要说诸葛亮舌战,也只是舌战孙权,而没有与江东群臣有过直接的交锋。
比较有意思的是,虽然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的故事是杜撰的,但是在江东内部,却有一场真正的“舌战群儒”。 而舌战双方是主战派周瑜和江东内部的主降派群臣。
在孙权召开群臣商量对策的时候,内部主降派的大臣都说曹操兵多势大,江东这边完全不占优势,不如投降。
这时候,主张对曹一战的周瑜站出来对主降的群臣一顿驳斥,并说出他认为可以对抗曹军的理由:
第一,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曹操虽然挂着汉朝丞相的职位,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径,天下人都非常清楚。他是汉贼,天下人都痛恨他。所以,此次抗曹,我们是义战。
第二,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我江东地方绵延千里,兵精粮足,且有英主坐镇,有此优势可守,为何不试图一战。
第三, “今北土已安,操无内忧… 又能与我校胜负与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 且舍鞍马,仗舟楫… 本非中国所长。” 虽然曹操统一了北方,但是这次南下赤壁,两军主要对抗的是水军,曹操的水军虽然数量多,但大都是不识水性的兵士,我方水军占优,岂能不胜?况且,曹操的西北方还有马超韩遂时时刻刻在观望,他不得不防。
第四, “又今盛寒,马无蒿草,驱中国之士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 曹操南下来到我们江东,他们的将士肯定会水土不服,患病生病者肯定不在少数。我们以逸待劳,获胜完全有把握。
就这样,舌战群臣的周瑜带着孙权的托付上了赤壁战场。所以,舌战群儒也是有的,只不过当事人不是诸葛亮罢了。
以上就是关于舌战群儒的意思的详细介绍,更多精彩的内容,请继续关注比网校,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