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在舍得之间,尽显人生智慧。
篇一:舍得之间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朝你误入官场,虚伪的言语总在你的身边出现。你深知官场的腐臭,深知自己绝不会为五斗米向乡邻小儿折腰。于是你决定忘记俗尘,归隐田园。你来到心中所向往的那一片天地。在时间的悄然中播撒梦想的种子。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中发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慨。
漫漫岁月的漂泊与阅历不仅没有磨平你的棱角,折掉你的傲骨,更给予了你超脱世俗的豁达与淡然。你,陶渊明,懂得放弃,舍去那一条不属于自己的道路,舍去奸邪之间的明争暗斗,舍去世俗的芜杂与纷乱。于是你得以游走在田园之间,与悠悠的斜阳和丝丝缕缕的菊香相伴,身后数朵秋菊静静绽放……
篇二:舍得之间
舍与得,需要大智慧才能悟到真谛。
有这样一个典故:一个贪财的人背一麻袋金子过河。遇恶浪翻船,船夫劝他丢掉金子,可他舍不得,最终舍掉生命。身陷绝境,除自身之外,一样也留不得。想必,这财主一定是守财奴式的土财主,他不懂合得之道。
事物都既相生相克又相伴相生。在人们想到“得”的时候,很可能是得不到;而俗众不想“舍”的时候,可能已舍去很多了。历史中有很多贪财、贪权、贪色的人,常日里,看似得到了很多,最后却又什么也没得到,不想舍,可最后连自由、性命都舍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因不“合”而不“得”。这道理看似简单,很多时候就是领悟不到。
舍得是一种人生的哲学。合是一种本领,一种态度,一种境界。合得舍得,先合后得;合在前,得在后,也就是说“合”与“得”虽是反意却是一物的两面。舍与得是对等的,你先舍,然后才能得。一个人只有施予才能获得,不管是哪一种方式的施予。这就是“舍得”的真意。能“舍”方能“得”。当然,这种“得”更多的是指精神的丰润,境界的升华。舍得之间暗藏玄妙,意境很深,只能靠自个去琢磨,去感悟。
司马迁舍弃男人的尊严,得到了《史记》千古流传;陶渊明舍弃为“五斗米折腰”,得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红岩的英烈们舍弃生命,得到了与青山同在……当然这些都是大“舍”与大“得”,虽高山仰止、心向往之,普通人却难以企及。
“舍”与“得”可以说是一种交易,一种左手对右手的交易,很公平的。怎样“舍”,又怎样“得”?值与不值,在于人们心中的等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等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有不同的等价。常听老人们讲,年轻的时候为了学业、事业,我们舍弃承欢膝下,舍弃与家人团聚,我们觉得值,因为我们得到了学业、事业。但当有一天我们再也没机会承欢膝下、没有机会弥补对家人的亏欠的时候,很多人就会对当初的选择发出疑问:值吗?多少年来,人就在这样的怪圈中,不断地轮回。
墨子说,贫穷的时候显示出廉洁,富有的时候表现出仁义。再有钱的人,也是一日三餐,夜眠一床,不要奢望得到占有一切。特别是在物质方面,合得意味着自己的富有。不是一个人拥有很多才算富有,而是给予他人很多才算富有。舍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个穷人把讨来的饭让给同伴那一刻他就是富人了,正是因为贫穷,他的布施才更有意义。因为这体现了他的心量和胸怀,不像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穷得只剩下金子,人世间的亲情和一切都台去了,够可怜的。
人生需要舍得,台得丰富人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