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下面我们来一起赏析。
《青玉案·元夕》赏析
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阕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阕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词的上阕写景
渲染了元宵之夜一片热闹祥和的景致。一阵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有地面上的花千树即为无数的火树,而且还有空中如雨而下的彩星即为绽放的烟花。在这夜,灯月交辉的光影下,车马喧闹、鼓乐齐鸣,人们载歌载舞,鱼龙百戏轮番上演,真是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词人在这儿给大家描绘了一幅绚丽的元宵夜景,色彩斑斓,令人神往。
词的下阕由景到人
一个个身着盛装的姑娘们,梳着雾鬓云鬟,带着蛾儿雪柳,说说笑笑间纷纷走了过去,只留下阵阵暗香在夜色里徐徐飘散。这些姑娘们都不是词人意中相思之人,词人心中已有一个意中人,可是不在人群之中,词人已搜寻千百遍,却还是未见芳踪。此时,词人懊然神伤,默默回首,想要离去。忽然,眼前一亮,那一角孤灯残火旁站着的姑娘,正是词人魂牵梦系的意中之人啊!引人遐想的是,此刻站在清冷角落里的姑娘,还未归去,那又是在等待谁呢?在这一瞬间,词人是悲喜莫名,多情的读者自然也是心情荡漾。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在这首词中,世人眼中的豪放之人却用极为细致的笔墨,描写了元宵夜的景色和看景的丽人,更是用上片的繁华热闹对应下片结尾的灯火阑珊,细腻的刻画出了寻人者的苦心痴情。由此篇词作可以看出,辛弃疾虽被世人称为豪放,但绝非粗壮之人,其作为一个儒家文人,在豪放中自有细腻之处。他的这首婉约词也是流传千古的不朽名作。“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是千古名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此第三境也。”而辛弃疾的这首词正是最高境界。
原文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3]。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